— 從研究所到博士班的領悟,教授笑稱「學生是老師的存貨」
「學生也是老師的存貨,直到你們畢業才是出清,逾期未畢業就是過期品。」
這是我在博士班時聽到的名言。當時全班先是愣了一秒,然後哄堂大笑。
這句話雖然幽默,卻恰好把 Odoo 雲端進銷存系統(ERP)的一些核心概念,活生生地套進了我們求學的日常。
今天就讓我們用這個趣味角度,來看小型企業如何用 Odoo 展開數位轉型。
如果教授把學生視為存貨,那雲端就是一套高效率的倉儲管理系統。
這種雲端管理思維,同樣適用於小型企業:就像老師用雲端掌握學生一樣,企業也能即時追蹤庫存、協同作業,確保每一份資源都發揮最大價值並順利「出清」。
當學生踏入研究所或博士班,就像企業進貨新原料:
小公司導入 Odoo 時,也需要正確「入庫」:不論是商品、材料,或是新的流程,都要從一開始就分類、標記清楚,否則後面混亂會像學生交錯的報告版本。
在研究所期間,我們就像「在製品(WIP)」:
小企業導入 Odoo,不只是把進銷存數字數位化,更要規劃流程:
當我們完成論文答辯、交出厚厚的論文,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:
每個研究所和博士班都有修業年限。若學生沒有在期限內畢業:
那天教授的話讓我們笑到流淚,但回頭看,這其實是ERP 思維的最佳教材。
Odoo 雲端進銷存提供的,不只是數字化管理,而是一種把資源有效流動化的哲學。
小型企業若能用同樣幽默又靈活的心態面對流程重組與數位化,便能像「準時畢業的學生」一樣,順利完成轉型並在市場上發光發熱。
所以,當下一次你看到「存貨」這個詞,或許會想起那句話:
「學生是老師的存貨,畢業是出清,過期就是風險管理。」
原來,知識管理和庫存管理,都需要智慧與一點幽默感。